立結(jié)尾的成語大全列表
最后一個字是立的成語
第四個字是立的成語解釋
- 哀毀骨立 哀:悲哀;毀:損壞身體;骨立:形容極瘦,只剩下骨架。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。
- 傲然屹立 形容堅定,不可動搖地站立著。
- 哀毀瘠立 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。
- 傲然挺立 傲然:堅強不屈的樣子。挺立:像山峰一樣高高地聳立。形容堅強而不可動搖。
- 比肩而立 比肩:并肩。肩并肩地站立。比喻彼此距離極近。
- 不破不立 不破除舊的,就不能建立新的。
- 重足而立 疊足而立,不敢邁步。形容恐懼。
- 漢賊不兩立 比喻有我無你。
- 鴻鶱鳳立 鴻鵠高飛,鳳凰挺立。比喻超卓突出。
- 金雞獨立 指獨腿站立的一種武術(shù)姿勢。后也指用一足站立。
- 絕世獨立 絕世:當(dāng)代獨一無二。當(dāng)世無雙,卓然而立。多用來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。
- 矜功不立 矜:自夸。自以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。
- 毛森骨立 森:陰森;立:豎立。陰森可怖,汗毛都豎了起來。
- 墻面而立 指面對墻壁。目無所見。比喻不學(xué)無術(shù)。亦作“面墻而立”。
- 煢煢孑立 孤身一人。形容一個人無依無靠,孤苦伶仃。
-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。
-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。
- 勢不兩立 兩立:雙方并立。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。比喻矛盾不可調(diào)和。
- 事預(yù)則立 指無論做什么事,事前有準(zhǔn)備就會成功,沒有準(zhǔn)備就要失敗。
- 三分鼎立 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同“三分鼎足”。
- 頑廉懦立 使貪婪的人能夠廉潔,使怯弱的人能夠自立。舊時形容感化力量之大。
- 巍然屹立 巍然:極高的樣子;屹立:山勢直立高聳。比喻象高山一樣直立地上,不可動搖。
- 超然獨立 指超出世事離群獨居。
- 形銷骨立 銷:消瘦。形容身體非常消瘦。
- 銷毀骨立 銷:久病枯瘦。形容身體枯瘦如柴。
- 陽煦山立 象太陽那樣暖和,象山岳那樣屹立。比喻人性格溫和,品行端正。
- 遺世獨立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
- 淵停山立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,如高山聳立。
- 淵渟岳立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,如高山聳立。
- 云屯森立 眾多而整肅的樣子。
- 側(cè)足而立 形容有所畏懼,不敢正立。
- 鼎足而立 象鼎的三只腳一樣,三者各立一方。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
- 家徒壁立 徒:只,僅僅。家里只有四面的墻壁。形容十分貧困,一無所有。
- 兩雄不并立 指兩雄不能并容,必定相爭斗兼并。
- 面墻而立 比喻不學(xué)之人,如面對墻壁而立,一無所見。
- 名不虛立 指宜有此盛名,果然不虛妄。
- 亭亭玉立 亭亭:高聳直立的樣子。形容女子身材細(xì)長。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。
- 誓不兩立 誓:發(fā)誓。發(fā)誓不與敵人并存。指雙方仇恨極深,不能同時存在。
- 淵亭山立 比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,如高山聳立。同“淵渟岳峙”。
- 柴毀骨立 形容因居父母喪過度哀痛,身體受到摧殘,消瘦憔悴的樣子。
- 英英玉立 儀態(tài)俊美的樣子。
- 大破大立 大舉擊毀舊物,大力建立新事物
- 單孑獨立 單孑:單身一人。只身一人,獨立自持。
- 危峰兀立 山峰筆直地挺立,感覺很危險的樣子,形容山勢險峻。危:高。兀:突起 。
- 巍然聳立 巍然:高大雄偉的樣子。比喻像高山一樣聳立,不可動搖
立結(jié)尾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4個是立的成語接龍
最后一個字是立的成語出處
- 哀毀骨立 《后漢書·韋彪傳》:“孝行純至,父母卒,哀毀三年,不出廬寢。服竟,羸瘠骨立異形,醫(yī)療數(shù)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王戎雖不備禮,而哀毀骨立?!?/li>
- 傲然屹立 古華《芙蓉鎮(zhèn)》:“抽莖了,長葉了,鐵骨青枝,傲然屹立?!?/li>
- 哀毀瘠立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眾親戚已到,商量在本族親房立了一個兒子過來,然后大殮治喪。蘧公子哀毀瘠立,極盡半子之誼?!?/li>
- 傲然挺立 茅盾《白楊禮贊》:“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(lián)想到,在敵后的廣大土地上,到處有堅強不屈,就象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(wèi)他們家鄉(xiāng)的哨兵?”
- 比肩而立 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三》:“寡人聞之,千里而一士,是比肩而立;百世而一圣,若隨踵而至。”
- 不破不立 毛澤東《新民主主義論》:“不破不立,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,它們之間的斗爭是生死斗爭?!?/li>
- 重足而立 西漢·賈誼《過秦論》下:“故使天下之士,傾耳而聽,重足而立,闔口而不言?!?/li>
- 漢賊不兩立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后出師表》:“先帝慮漢賊不兩立,王業(yè)不偏安?!?/li>
- 鴻鶱鳳立 唐·李白《秋夜于安府送孟贊府兄還都序》:“鴻鶱鳳立,不循常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