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時期的成語列表
以下是出自春秋的成語的意思
- 匪夷匪惠 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。
- 伯玉知非 伯玉:蘧瑗,字伯玉,春秋時衛(wèi)國人;非:不對。比喻知道以前不對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不恥下問 樂于向?qū)W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,而不覺得不好意思。
- 彩衣娛親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菜子,很孝順,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,扮成幼兒,引父母發(fā)笑。后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吹簫乞食 原指伍春秋時子胥于吳市吹簫向人乞討。后指沿街乞討。
- 春秋無義戰(zhàn) 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(zhàn)爭。也泛指非正義戰(zhàn)爭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萇弘碧血 形容為正義事業(yè)而流的血。萇弘:春秋時周大夫,又稱萇叔。碧:青綠色的玉石。
- 道聽途說 道、途:路。路上聽來的、路上傳播的話。泛指沒有根據(jù)的傳聞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董狐直筆 董狐:春秋時晉國的史官。直筆:根據(jù)事實,如實記載。指敢于秉筆直書,尊重史實,不阿權(quán)貴的正直史家。
- 按兵不動 按:止住。使軍隊暫不行動?,F(xiàn)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二桃殺三士 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,三壯士因相爭而死。比喻借刀殺人。
- 分崩離析 崩:倒塌;析:分開。崩塌解體,四分五裂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分庭抗禮 庭:庭院;抗禮:平等行禮。原指賓主相見,分站在庭的兩邊,相對行禮?,F(xiàn)比喻平起平坐,彼此對等的關(guān)系。
- 肝膽楚越 肝膽:比喻關(guān)系密切;楚越:春秋時兩個諸侯國,雖土地相連,但關(guān)系不好。比喻有著密切關(guān)系的雙方,變得互不關(guān)心或互相敵對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管鮑之交 春秋時,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。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。
- 鴻鵠之志 鴻鵠:天鵝,比喻志向遠大的人;志:志向。比喻遠大志向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囫圇吞棗 囫圇:整個兒。把棗整個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
- 季孟之間 這里指春秋時魯國三家大貴族中勢力最大的季氏和勢力最弱的孟氏。指在季、孟兩者之間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假途滅虢 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。
- 竭澤而漁 掏干了水塘捉魚。比喻取之不留余地,只圖眼前利益,不作長遠打算。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盡善盡美 極其完善,極其美好。指完美到?jīng)]有一點缺點。
- 九原可作 九原: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,因稱墓地;作:起,興起。設想死者再生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舉一反三 反:類推。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。
- 九合一匡 合:聚集??铮壕戎瑤椭?,拯救?!熬藕现T侯,一匡天下”的省略語。原指春秋時代齊桓公多次會合各國諸侯,稱霸華夏,使混亂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。后用以形容有卓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刻舟求劍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(fā)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。
- 輪扁斫輪 輪扁:春秋時齊國有名的的造車工人;斫輪:用刀斧砍木制造車輪。指精湛的技藝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捧心西子 西子: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。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皺眉,仍然顯得很漂亮。形容美女嬌弱之態(tài)。
- 千慮一得 即使愚笨的人,在很多次考慮中也總會有些可取的地方。多用來表示自謙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秦晉之好 春秋時,秦晉兩國不止一代互相婚嫁。泛指兩家聯(lián)姻。
- 秦歡晉愛 秦、晉:春秋時的秦國和晉國。當時秦、晉兩國世代通姻,后稱兩姓聯(lián)姻的關(guān)系為“秦歡晉愛”或稱“秦晉之緣”。形容雙方關(guān)系十分和美、親近。亦作“秦晉之緣”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清靜無為 道家語。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(shù)。指一切聽其自然,人力不必強為。
- 殺雞焉用牛刀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。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殺妻求將 春秋時,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。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。
- 升堂入室 古代宮室,前為堂,后為室。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,循序漸進,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事齊事楚 事:侍奉;齊、楚:春秋時兩大強國。依附齊國呢?還是依附楚國?比喻處在兩強之間,不能得罪任何一方。
- 死而無悔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。形容態(tài)度堅決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四海之內(nèi)皆兄弟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。
- 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 四體:指人的兩手兩足;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。指不參加勞動,不能辨別五谷。形容脫離生產(chǎn)勞動,缺乏生產(chǎn)知識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當,或有失有得。
- 吳市吹簫 吳:古國名。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,在市上吹簫乞食。比喻在街頭行乞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吳頭楚尾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
- 相驚伯有 伯有: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,相傳他死后鬼魂作祟。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研桑心計 研:計研,一名計然,春秋時越國范蠡的老師,善經(jīng)商;桑:桑弘羊,漢武帝時的御史大夫,長于理財。形容善于經(jīng)商致富。
- 掩耳盜鈴 掩:遮蔽,遮蓋;盜:偷。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己欺騙自己,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葉公好龍 葉公:春秋時楚國貴族,名子高,封于葉(古邑名,今河南葉縣)。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,實際上并不真愛好。
- 衣裳之會 與“兵車之會”相對而言,指春秋時代諸國之間和好的會議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一竅不通 竅:洞,指心竅。沒有一竅是貫通的。比喻一點兒也不懂。
- 一字褒貶 褒:贊揚,夸獎;貶:給予不好的評價。一個字的褒揚或貶斥。泛指記事論人,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易子而食 子:指兒女。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,城內(nèi)糧盡,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。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。
- 優(yōu)孟衣冠 優(yōu)孟:春秋時楚國著名的的演雜戲的人,擅長滑稽諷諫。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。也指登場演戲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有名無實 光有空名,實際上并不是那樣。
- 欲速則不達 速:快;達:達到。指過于性急圖快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一匡九合 春秋時管仲輔助齊桓公“一匡天下,九合諸侯”,建立霸業(yè)。后亦指立國大事。
- 鄭衛(wèi)之音 鄭衛(wèi):指春秋時的鄭國和衛(wèi)國。指春秋戰(zhàn)國時鄭、衛(wèi)等國的民間音樂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坐懷不亂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(fā)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(guān)系方面作風正派。
- 鄭人實履 鄭人:春秋時期鄭國人。履:鞋。鄭國人買鞋。比喻只相信書本,不相信客觀實際。多用以諷刺教條主義者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暴虎馮河 暴虎:空手搏虎;馮河:涉水過河。比喻有勇無謀,魯莽冒險。
- 兵車之會 春秋時齊桓公爭霸,屢次與諸侯會盟,其中在魯僖公年間的四次,齊國帶有軍隊,你為“兵車之會”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假道滅虢 假:借;道:道路;虢:春秋時諸侯國,在今山西平陸及河南三門峽一帶。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。
- 江左夷吾 管夷吾,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,相齊桓公成霸業(yè)。后來詩文中多以之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袂云汗雨 形容行人之多。
- 名正言順 原指名分正當,說話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,道理也說得通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暮虢朝虞 春秋時晉國假道虞國去打虢國,打下虢國之后,在歸途中又把虞國滅了。比喻覆滅變遷的迅速。
- 貪小失大 因為貪圖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。比喻只謀求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的利益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唐突西子 唐突:冒犯;西子:即西施,春秋時美女。冒犯了西施。比喻抬高了丑的,貶低了美的。
- 同病相憐 憐:憐憫,同情。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唐突西施 唐突:冒犯。西施:春秋時美女,冒犯了西施。比喻為了突出丑的,而貶低了美的。亦作“唐突西子”。
- 欲速不達 欲:想要。想求快速,反而不能達到目的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后生可畏 后生:年輕人,后輩;畏:敬畏。年輕人是可敬畏的。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。
- 犒賞三軍 犒:以財物或食物慰勞、鼓勵。三軍:春秋時稱中軍、左軍、右宮為三軍;后統(tǒng)稱軍隊。現(xiàn)指陸、海、空三軍。指獎賞、慰勞軍隊將士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片言折獄 片言:極少的幾句話;折獄:判決訴訟案件。原意是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判決訟事。后指能用幾句話就斷定雙方爭論的是非。
- 若敖之鬼 若敖: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。若敖氏的鬼將因滅宗而無人祭祀。比喻沒有后代,無人祭祀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殃及池魚 比喻無緣無故地遭受禍害。
- 逾淮之橘 比喻易地而變質(zhì)的事物。春秋時期的成語
- 問一得三 問一件事卻得到解決三件事的辦法。形容求少得多。
- 抱甕灌畦 抱著水甕舀水澆灌田地,比喻安于拙陋的純樸生活。后用于諷喻安于拙劣、不求改進的落后保守思想。出自春秋的成語
- 墦間乞余 墦,墳墓。余,多余的。這里指祭奠私人的供飯。諷刺那些追求富貴利祿的人,一面乞討人家的殘羹冷飯,一面還洋洋得意,虛偽驕傲,瞧不起比他地位低下的人的卑劣行徑。
- 晏子使楚 比喻機智勇敢、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、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成語
- 三折其肱 肱:手臂。指多次折斷胳臂,在治療過程中,就能逐漸變成了一個好醫(yī)生。比喻處事遭受挫折多,就會富有經(jīng)驗,而成為這方面的行家。